卷首语
2015年,是中国在经济上更加开放的一年,中国人更多的通过商务、旅游,以及互联网与其他国家接触,人们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有个性,整个中国市场也
在这个大趋势下显示出更明确的形态。
2014年,德国BBD集团确定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与德国钟表协会合作组织了一批德国手表品牌参加CWCF。相对之前的个别尝试,这次集体行动展示了德国手表的强大力量和决心,参展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给德国制造的手表带来了自信,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期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应;另一方面,对于日趋成熟的中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他们非常容易的接受了风格独特、制造精良而且价格亲民的德国手表。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深圳钟表展在她成长的26年间,成就了大批精美的中国品牌和来自瑞士、日本、美国等各个国家的时尚手表,巨大的中国市场可以包容更多元和丰富,甚至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和电子商务渠道改变了过去报纸、杂志和大经销商掌控话语权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好品牌(款式好、质量好、价格好)被发现、被体验、被分享,…..新的势力正在形成。
2015年,法国钟表协会将带领十个品牌来到CWCF,这些浪漫的法国风格腕表又会在中国市场产生什么样的波澜,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种集结开拓的精神已经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市场的渴望和诚意。令人意外的还有俄罗斯展团,他们由俄罗斯钟表商会组织参展,虽然品牌不多,但却也相信独特的风格会给买家和参观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瑞士独立制表人,他们仍将在瑞士展区展出他们的高级手表。在被大集团牢牢控制的中国钟表市场,这些品牌虽然得益于“瑞士制造”这一产地品牌,但他们的开拓比其他国家的品牌更为艰难。除了CWCF主办机构的支持,瑞士中小企业暂时没有任何行业组织帮助他们集合力量去打开局面。当然,有个好消息是,瑞士著名的手表产力伯尔尼州刚刚与深圳市结为姐妹城市,或者会是瑞士中小品牌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