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最近高价商品行业状态不佳,从甚嚣尘上的傲慢变得有些消沉,实情真假难辨,但氛围已然如此。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其实狠绝,很多产品、品牌以及生活方式都曾因风靡一时而被井喷般的需求或心理需求推上高峰,然后大多数会被消失的热情放空,然后跌落、重创、不振,也可能就此消失。由于存在强烈的趋同心理,宣传的作用在中国真的非常大,品牌往往靠煽动崛起迅速,但被丢开也非常容易,想想金利来和皮尔卡丹,当年被大都市所有消费层共同接受又前后脚抛弃。当然,真正的大牌永远都有其购买价值和突围的技巧,痛苦的应是那些借“X 国制造”而定价虚高的所谓奢侈品牌,既没能走上真大牌的康庄大道,又无法放低身价与本土品牌为伍去广大实惠的消费者手里换钱,只好玩太空漫步,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虚空中漂浮。
在中国市场,帝舵是曾经表界传奇,可惜无论它怎样努力,都被潮水推去渐远;懂表的人群痛惜佼佼者劳力士,大力发扬它在专业制表领域的成就,希望抹去亚太地区“戴金劳、养番狗”的庸俗象征;务实的欧米茄在中国俨然成为最恰当的官员标配,这与斯沃琪集团想将之推上与劳力士比肩的期望还有很现实的差距;卡地亚的全面攻势确实横扫了中国的中产至富裕阶层,但没有想到这种横向的成功却让公关势弱的对手宝格丽日渐成为精英们个性和稀缺的品味之选;在表界有至尊地位的百达翡丽越来越受关注,各个消费阶层都在时尚媒体的带领下对该品牌了若指掌,以至于成为“潮商”们趋之若鹜,甚至排他的首选,着实让人担忧!
周围的朋友中,对高级商品的认知有三种鲜明的立场,其中两种属于对立面,还有一种人是我行我素的“硬汉”。第一队精英,深黯高级精品对于生活、职场的重要性,他们对服装、手表品牌的认同是真正的刚需;另一阵营,则更自信己身的判断力,不愿为超越材质和功能的价格妥协,甚至反对产品上过多附着的情感体验,总之,认为不值。最有意思的是“硬汉”们,他们从不介意充分领略贵价货的妙处,也爱在混杂的市场中洞察被埋没的宝藏,去芜求精,不迷信“主流”才是他们的圣典。
《Moment 时刻》因为微整形延误了出版,非常抱歉。之后,我们可能还会有形式上的调整。关于整容以及整合,我们不会也无法隐瞒,慢慢揭晓,希望象钟表一样,可以有最简约的邂逅,也能给你最复杂的惊喜。